-
[成果]地理科学学部人地系统耦合团队发现黄河流域生态恢复提升了水电潜力
3月16日,地理科学学部人地系统耦合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enhances hydropower potential”的论文,揭示了黄河流域生态恢复对小浪底水库水力发电潜力的积极影响。 -
[观点]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3月3日,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经理黄荣怀,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访谈录”,探讨如何借人工智能之机,促高等教育之变。 -
[通知]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方案(2025年度)
为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发展智慧教育,促进智慧教育领域经验总结和互学互鉴,加强优秀案例分享和国际传播,在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指导下,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组委会联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华中、西北),开展“2025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
[成果]化学学院教授孙根班团队:自催化体系耦合氧化还原媒介效应实现超长寿命锂氧气电池性能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孙根班团队提出了一种自催化与氧化还原媒介协同耦合的超长循环寿命的锂空气电池体系。采用具有弱电解质性质的有机金属盐作为双功能添加剂,耦合自催化体系与中间产物反应路径的优化,使乙酰丙酮盐在Li-O2电池中表现出作为过渡金属阳离子和氧化还原介质的双重特性。 -
[论坛]开放大学迈向智能时代,共筑教育可持续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放大学机遇与挑战国际对话论坛举办
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放大学机遇与挑战国际对话论坛于3月5日至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 -
[研讨]2025年神经科学前沿交叉研讨会举办
2025年3月14-16日,2025年度神经科学前沿交叉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隆重召开。 -
[成果]系统科学学院揭示导师的团队规模对员工未来学术发展的影响
导师制是科研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支柱。现有研究表明,科研团队的规模扩张与学术产出效率呈显著正相关,顶尖学者门下往往聚集着规模可观的学术梯队。导师团队可能形成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也可能发展成扁平化的协作网络;员工群体既可能呈现多元化的学术背景交叉,也可能趋向同质化的研究方向集聚。这些差异化的团队生态如何影响青年学者的职业韧性塑造与学术创造力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体科研生命的延... -
[成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黑土地风蚀水蚀融蚀过程、耦合机制与阻控原理”通过课题绩效评价
3月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揭榜挂帅”项目“黑土地风蚀水蚀融蚀过程、耦合机制与阻控原理”项目牵头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西藏大厦召开了课题任务完成情况的绩效评价会。